99年香港華航空難, 赤鱲角機場啟用以來第一宗:
資料來源:亞視「當年今日」
1999年今日(8月22日)颱風森姆襲港,八號風球高懸下,赤鱲角機場發生啟用以來第一宗空難,三人死亡五十人重傷,一百五十三人輕傷。出事的中華航空客機由曼谷飛來香港,降落時機翼與跑道碰撞後著火,全機翻轉。
香港民航處其後發表的報告指意外原因之一,是機長未能減低飛機在五十呎無線電高度時的下降高速,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在飛機進入著陸拉平的範圍時,機長由於周邊視野減少,以致察覺不到飛機在著陸前以高速下降。
資料來源:報紙
99年華航空難: 高速著陸造成意外 (2005-2-5)
【本報訊】民航處昨日公布一九九九年華航客機在赤?角機場失事的調查報告。調查小組指出,肇事原因是機長未能減低飛機在五十呎無線電高度時的下降高速,並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十項安全建議。該宗事故共造成三名乘客罹難、五十名乘客及機員受重傷,另外一百五十三人輕傷。
民航處意外調查部公布的報告指出,意外起因是機長未能在無線電高度五十呎減低飛機下降的速度,而導致飛機高速下降的原因可能包括:一、機長未能察覺到空速 減慢、下降速度增加,以及把推力減至空中慢車這三種情況結合起來對飛機的影響;二、機長在飛機著陸前未能施加動力,以抵消下降的高速;三、風向和風速在飛 機下降至低於無線電高度五十呎時很可能出現的變化,可能已導致逆風分量短暫減少,加上推力杆過早移至減速位置,以及飛機重量僅低於最大著陸重量,令在剛著 陸前的指示空速減少二十海里。另一個肇事原因,可能是在飛機進入著陸拉平的範圍時,機長由於周邊視野減少,以致察覺不到飛機在著陸前以高速下降。
報告又指出,機長在飛機開始下降後不久作出的進場簡報,當中所指的跑道並非該機獲許可降落的跑道,「機長的簡報,在時間和內容方面均不符合中華航空公司操作手冊的規定」;另外,副機師在飛機下降和進場過程中,「曾經兩次向機長提供錯誤的資料」。
調查小組提出十項安全建議,包括促請華航提醒駕駛麥道-11型飛機的機師須及早作出資料齊全的進場簡報、檢討機組人員資源管理訓練課程的內容、聯同波音公司修訂《麥道-11型飛機標準操作程序》建議的著陸程序,以及向機組人員重申以儀表進場方式著陸的重要性等。
政府發言人表示:「意外調查的目的是要找出意外成因,以保障人命安全及防止同類意外再次發生,調查的目的並不是要將責任歸咎於任何一方。」
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二日,華航一架編號CI 642的波音麥道-11型客機由曼谷飛往台北,並以香港為中途站。航機在赤?角機場降落時,由於受到風切變的 影響,機身右邊主機輪首先著地,飛機失控翻滾,機腹朝天,隨後溢出的燃料引致火警,導致傷亡意外。當時機上共有三百名乘客和十五名機組人員。
意外發生後,意外調查員即時進行調查,並於二○○二年四月完成航機意外調查報告。與意外有關的華航及肇事航機的副機師,申請對航機意外調查報告中的調查結果及結論進行覆核。
0 回覆:
發佈留言